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政府典範:新加坡2013年讓民眾有感的新政策!值得效法!

新加坡2012財政年的財政盈余,超過預計多達39億新元,占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的1.1%。
新加坡2013年度財政預算聲明25日公布協助中低收入人士紓緩生活壓力,試圖減輕貧富懸殊,包括推出企業僱員加薪補貼計劃、降低自住物業房產稅等。新加坡民怨近期因外來移民問題加劇,新措施或有助暫時紓減社會怨氣。

一、補貼雇主加薪(對薪資偏低員工)
    為鼓勵雇主提高生產力並與員工分享成果,企業給月薪4千星幣(約合台幣95832元)以下員工加薪時,新加坡政府將提供雇主40%的補貼補貼計畫預計3。此外,還有生產力及創新優惠計畫,公司稅也有30%的回扣、最高3萬元星幣。

二、雇主雇用本地員工補貼計畫
    上次為僱主提供工資補助是在2009金融海嘯時,當時協助僱主支付員工部分工資,以保住員工飯碗。新加坡政府視領域選擇性降低外籍勞工比率頂限(Dependency Ratio),也將提高所有領域的外籍勞工稅雇用越多外籍工人的企業將繳付更高的外籍勞工稅,進一步減低對外籍工人的依賴。

三、雇主提高生產力及創新優惠津貼
加強現有生產力及創新優惠計劃,在未來3年提供30%公司稅回扣。

四、補貼協助新加坡民眾面對高物價生活。
    撥款17億星幣給民眾應付生活費,分為消費稅補助券或水電費補助,這兩項都比去年多一倍。

五、豪宅貴車加稅縮貧富差距
調整房地產稅結構,加強累進稅制,包括將自住物業免稅額擴充至年出租收益為8000坡元(約5萬港元)或以下的物業,估計95萬間物業的業主可獲減輕賦稅,而全國首1%的豪宅業主則會將增加賦稅,約1.5萬間物業受影響。豪華汽車買家亦會在改革稅制下繳納更高稅款。

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

回顧台灣經濟:成長率與失業率 的黃金交叉 VS 死亡交叉!

台灣在上個世紀的經濟成長率一直高於失業率,只有在
1985年第3季曾出現失業率3.72%高於經濟成長率2.86%的情況
本世紀於2001年經濟成長率降至失業率以下,
隨後2003Q4經濟成長率超過失業率,出現黃金交叉
2008年金融海嘯失業率又超過經濟成長率,
2009Q4經濟成長率8.8%再度超過失業率5.8%。
管中閔2/18宣示,將力拚台灣經濟的「黃金交叉」,這顯示,台灣經濟調體質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以管中閔力推的「自由經濟示範區」為例,希望能結合觀光、醫美、金融等「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說到底,用產業帶動就業,才能化解「薪凍」的窘境。畢竟,經濟成長率再高,只是虛幻數字;能夠反映在就業機會、薪資待遇,口袋滿滿,幸福有感,才是硬道理。
     由於經濟成長所創造的就業效果未必全數呈現在當期,可能還會呈現在未來幾期,因此IMF採滾動法(rolling)估計這項歐肯係數,以準確的反映兩項變數的關聯性,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也依同一方法估計,結果發現金融海嘯前我國的歐肯係數僅0.11,自從1998年以來大致介於0.10~0.16之間,遠低於南韓的0.35,也不如香港、新加坡。
     這項估計結果再次證明,台灣的經濟成長對於改善失業的作用微乎其微,而這顯然與過去20年台灣過度發展代工的科技產業,以及三角貿易過度盛行有關,此二者的共同特性就是可以創造GDP,但卻創造不了太多的就業機會。從當前景氣走勢及台灣歐肯係數0.11研判,今年我國能否出現黃金交叉的關鍵不在GDP,而在失業率。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台灣勞動市場趨勢:自2000年以來,不但出現量變,更出現質變。

一、台灣失業問題 [量變]
        失業人數由2000年的29萬升至近年的50萬,失業率由2.9%升至4.2%,這是「量變」!
失業率增減、關廠失業人數的回升或下降、102年首季企業僱用人力的需求下滑等問題,皆屬短期問題。例如101年12月失業人數為47萬7千人,較上月減少1萬人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與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均減少4千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亦減2千人;失業率為4.18%,係6月以來最低!
        以近二十多年台灣的失業調查來觀察可以發現
1991~1995年因關廠裁員而失業的人數平均為2.1萬人,占總失業人數比重近15%,此後逐年升高,
2007~2012年平均已達19萬人,占總失業人數比重更倍增至37.3%,近期台灣失業人數之所以提高,正是拜企業關廠裁員之賜。

二、台灣的失業問題「質變」:

     1.非典型就業人口的增加(五年多9萬人)

        台灣有愈來愈多的就業者是屬於這類的不完全就業者,他們領著微薄的薪資,名為就業者,實為失業者,這樣的非典型就業人數五年來已由65萬人增至74萬人!

     2.非勞動力人數增加(五年多15萬人)

       「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賦閒在家者」,一般人必定認為他們是失業者,但依勞動統計的定義,他們卻是非勞動力。台灣到底有多少失業者隱藏在非勞動力部門,又有多少名為賦閒者實為失業者,實難統計,勉強以非勞動力的資料加以估計,如今兩者合計也已逾90萬人,比五年前多出了15萬人。

     3.博碩士失業人數的變化(11年多80萬人)

台灣的博碩士人口在101年七、八月間已升逾100萬人,2000年不過才20萬人。然而政府投入龐大的教育資源所創造的高學歷人口,如今低度運用的情況卻日趨嚴重,這個低度運用的情況,很難隨著景氣好轉而有改善。

     4.海外就業人數不詳

         台灣目前的就業調查是以戶籍地為調查的母體,因此只要戶籍在台灣,不論是在上海、深圳或胡志明市工作,都會計入我們的就業人口。但至少數百萬台商與眷屬在大陸及海外工作與生活!

三、如何改善工作條件增加就業?以護理人員為例!        
這些質變都是長期經濟結構改變下的趨勢,不太容易因為景氣好轉而獲得解決。但是護理人力荒卻獲得緩解,衛生署統計,截至101年11月底,國內護理人員執業登錄人數創新高,首次超過十四萬人,其中不乏已離開護理工作的「老鳥」回巢。調查發現,護理人員對工作不滿意的前三名,分別是工作量大、薪資福利低及壓力大,調高待遇應可降低護理人員工作壓力。除了銀彈策略外,打造友善的工作環境,例如e化工作車,幫病患量體溫、測血壓後,直接回傳電腦,不用再手寫;另外,主管的主動關懷,也會讓年輕人覺得有成就感與希望。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觀光餐飲業經營策略:運用差異化+文化 創造新觀光景點!


    觀光客就是愛不一樣,以前沒看過,沒吃過,沒體驗過的,吸引力一定高;當中,最符合台灣觀光意象的就是美食,想要維持這樣的優勢,持續不斷地創新是關鍵,這樣的創新絕非是單調的技術提升,而是要以傳統文化為底蘊,運用創意跨界結合不同的元素,才能給觀光客耳目一新又深刻體驗的吸引力。

    來台觀光客成長,許多背包客到巷弄、市場尋找台灣美食,也帶動一波老舊市場活化商機。近年台北市華山、西湖、西寧、南門等市場改裝。
    濱江市場有個甫推出就造成轟動的餐飲市集,即使非假日也要大排長龍,網路戲稱這個由燒烤區、立吞區、漁產批發零售、花藝區等四大主題組成的餐飲市集,把傳統市場變成貴婦賣場。
台灣是個海島,四季的漁獲豐富精采,到漁港吃現撈海鮮是非常普遍的休閒活動;這個場景,在 濱江市場的燒烤區也看得到。一樣現點現作,向每個客人推薦今日的最鮮漁獲;差別在於它只用備長炭燒烤料理,不用大火快炒,點餐時服務人員一律採用平板電腦點菜,海鮮燒烤前的處理採開放式,師傅動作乾淨俐落有節奏,就像一場一場的料理秀,讓客人等待上菜前有戲可看。

    台北魚市於民國99年由三井標下後,改造成為水產批發、生鮮超市、日式餐廳等共存的複合式市場,並邀請知名設計師陳瑞憲操刀,將魚市變得乾淨明亮、帶有人文品味,開創獨特的魚市美學,開幕1年來,已成為當地觀光景點。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廣東省最低工資有四類標準!全台灣基本工資只有一個標準,這是 真平等、齊頭式平等 還是 假平等?

廣東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決定從今年51日起,調整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和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19.1%
第一類地區是廣州市,提高19.2%
調整後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550元(人民幣),小時工資為15元。
第二類地區包括珠海、佛山、東莞、中山四市,提高19.1%
調整後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310元,小時工資為12.5元。
第三類地區除原來的汕頭、惠州、江門三市增加了肇慶市,提高19%
調整後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130元,小時工資為11.1元。
第四類地區包括餘下的韶關、河源、梅州、汕尾、陽江、湛江、茂名、清遠、潮州、揭陽、雲浮十一市,提高19%
調整後的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010元,小時工資則為10元。
考慮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需要和承受能力,本次調整設置了3個月的緩衝期,便於企業調整生產經營成本預算。
4月1日起,上海每月最低工資從人民幣1,450元調整為人民幣1,620元(約新台幣7,804元),創下全大陸最高薪資標準,一舉刷新深圳3月起剛調高為人民幣1,600元(約新台幣7,684元)紀錄。
全台灣基本工資只有一個標準(月薪18,780時薪109)
但是各地區所得不同、生活水準(如房價)不同,
這是 真平等、齊頭式平等 還是 假平等?

http://chihhu.blogspot.tw/2012/07/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