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過去也曾悶過,但在內閣提出創新的經建計畫下,總能浴火重生。以民國63年為例,這一年石油危機席捲全球,美、歐通膨率升逾10%,日、韓升逾20%,而台灣卻超過40%;這一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亦僅1.1%。台灣在退出聯合國不久又逢此經濟大風暴,情況非僅是悶而已,更是茫然與惶恐。但當時在院長蔣經國及經長孫運璿、財長李國鼎等閣員力挽狂瀾下,台灣隨後訂出六年計畫,設置科學園區,為台灣產業升級預做準備,使得台灣能在隨後二十年出現強勁的成長動能,並讓國人普遍分享成長的果實。
李國鼎在63年的演講中表示,內閣已就因應這一波石油危機提出四項原則:鞏固經濟發展之基礎、保持國家財政之健全、照顧大眾生活的利益、增進軍公教人員的福利,另外特別要照顧中低所得階層的利益,以謀其生活安定,他以「寓社會意義於財經措施」強調所得分配的重要性。
1980年9月1日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成立,同年12月15日,新竹科學園區正式開幕。
2013年7月自由經濟示範區上路。
盼江揆師法前人速提經濟解悶之策
行政院長江宜樺日前以「悶」字形容台灣當前的經濟。何以悶?江院長說台灣產業無法順利升級轉型,以至於薪資無法提升,失業率仍高達4%,台灣已有相當久的時間處在類似困境而無法突破,而他認為突破「悶」的首要步驟就是振興經濟。
台灣的現狀確如江院長所言,薪資長期無法提升。若以實質薪資而言,去年平均每月42,080元,還低於民國88年的43,037元,如何不悶?大學畢業生初入職場的薪資前年26,577元,也不如88年的27,462元,十多年來薪資這般停滯,如何不悶?再如十多年來青年失業率驟升、中產家庭儲蓄大減、貧富差距擴大、房價狂漲,面對如此經濟,如何不悶?
事實上,台灣經濟的悶不僅在於成長動能不足,也在於所得分配日趨惡化,在贏者圈日趨縮小之下,成長的果實已難為多數人享有。其實自88年迄今台灣經濟成長仍有七年逾5.2%,兩年前成長率還高逾10%,但這些成長並沒有讓民眾的薪資提升,也沒有讓政府的稅收同步增加,這正是長期以來政府不當的減稅政策所致。減稅原本希望提振投資,推動台灣產業升級,但實情是效果有限,反而導致政府財政捉襟見肘,並讓成長的果實為少數人享有。看看台灣的賦稅負擔率12.8%幾乎是全球主要國家最低,民眾實資薪資十多年來不增反減,這些數字與經濟成長何等不相稱?
我們贊成江院長的看法,眼前最重要的是先提振經濟,讓低迷的消費、投資先活絡起來。但是僅提振經濟絕對不夠,因為既有的經濟結構、賦稅結構、所得分配結構如果沒有改變,青年失業率不可能改善、社會新鮮人的薪資不可能成長,反而房價又將因景氣回升而大漲,讓青年人的房貸壓力升高。如此雖然台股上揚,亦無法解決台灣經濟過悶的困境。
繼江院長提出經濟悶之後,政務委員薛琦在行政院院會也發言表示台灣股市量能悶到不行,他籲請立院儘速通過權證避險專戶證交稅率調降方案,以活絡股市。「悶」字如今已成為人人談論的話題,江院長一席談話,看來是談到大家的心坎裡了。但江院長所談的經濟上的悶,與薛政委談的股市的悶,雖不能說沒有關聯,惟層次上顯然有極大的差別。
因為如同我們先前所講的,台灣今天經濟上的悶非僅是成長的問題,還有分配的問題。股市量能提高,雖可讓經濟興奮一下,但實體經濟卻不可能因此邁入坦途。製造業附加價值率仍將持續下滑、贏者圈仍將日益縮小、非典就業愈來愈多、薪資依舊停滯、房價繼續大漲,台灣經濟「悶」的困境,還是無解。
記得三年前台灣經濟在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出現薪資下滑、所得差距擴大、非典就業增加等問題,當時從總統到內閣的官員幾乎一致強調,只要經濟恢復成長,一切問題就可獲得改善。隨後台灣經濟成長逾10%,股市也由2009年六千多點回升至2011年初逾九千點,但台灣青年人的薪資、就業困境依然,反而因房價的上揚而比先前更悶。這說明任何只著眼於提振股市、振興經濟的短期措施,皆不是解決台灣經濟長期「悶」的上策。
台灣經濟過去也曾悶過,但在內閣提出創新的經建計畫下,總能浴火重生。以民國63年為例,這一年石油危機席捲全球,美、歐通膨率升逾10%,日、韓升逾20%,而台灣卻超過40%;這一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亦僅1.1%。台灣在退出聯合國不久又逢此經濟大風暴,情況非僅是悶而已,更是茫然與惶恐。但當時在院長蔣經國及經長孫運璿、財長李國鼎等閣員力挽狂瀾下,台灣隨後訂出六年計畫,設置科學園區,為台灣產業升級預做準備,使得台灣能在隨後二十年出現強勁的成長動能,並讓國人普遍分享成長的果實。
李國鼎在63年的演講中表示,內閣已就因應這一波石油危機提出四項原則:鞏固經濟發展之基礎、保持國家財政之健全、照顧大眾生活的利益、增進軍公教人員的福利,另外特別要照顧中低所得階層的利益,以謀其生活安定,他以「寓社會意義於財經措施」強調所得分配的重要性。除此以外,因應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建立了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提高直接稅比重建立健全稅制、籌措非膨脹性財源進行十大建設,並修正對投資的重複獎勵以避免財富集中,凡此種種皆不是振興經濟的短期措施,而是有遠見的計畫。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相較於63年那個政治、經濟動盪的年代,今日內閣所面對的「悶」實在算不得什麼。那個年代的內閣能乘風破浪靠的不是高深的經濟理論,而是憂國憂民的使命感;不是凌厲的辯才,而是務實的行動。但願江院長所領導的內閣能效法前人精神,以提升台灣長期經濟實力為職志,如此台灣經濟才有撥雲見日的一天。
====================================
5海1空 自由經濟示範區7月上路
|
| ||||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拍板經建會自由經濟示範區規畫,七月上路的第一階段,範圍包括現行基隆、蘇澳、台北、台中、高雄及桃園航空城「五海一空」自由貿易港區;第二階段最快年底於立法院通過效期十年的特別條例後,由各地方依特性申設。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說明預估效益指出,現行自貿港區有一一○家廠商、貿易產值五千億元;推動示範區後,希望兩年內破兩百家,每年貿易產值破兆元;若單論國際醫療產值,也希望今年能破百億元;他並表示,將以「境內關外」為核心概念,透過「前店後廠」委外加工,結合鄰近園區同步推動。
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舉例,像目前已在進行的台北港汽車發貨中心,就是從他國進口引擎、鈑金,再送到示範區外的中壢等地組裝成車,然後再送回台北港出口;又如高雄港,將來很可能成為農產品加值重鎮,並外延結合屏東農業生技園區,將農產品加工再出口,「影響範圍不止區內,會向外延伸」。
江揆昨聽取經建會示範區規畫報告,管中閔指出,示範區是經濟自由化先試區,核心理念就是自由化、國際化及前瞻性;發展重點包括國際醫療、國際產業合作、智慧運籌、農業加值運銷等領域,具體措施包括促進人員、商品、資金自由流動,打造友善租稅環境,開放市場接軌國際等。
江宜樺除指示院會通過後即全面推動,並表示規畫方案大幅鬆綁物流、人流、金流限制,方向十分正確,也是我國十年前加入WTO後,新一波重大經貿自由化,將有助我國參與區域經貿組織,並吸引國內外投資、創造就業。
【記者姜兆宇/台北報導】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昨晚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能夠創造實質投資,才會釋出租稅優惠「當誘因」,優惠將以十年為期。
管中閔指出,自由經濟示範區規畫方案三月底前提報行政院,各部會在四到七月調整涉及示範區的行政命令;由於租稅優惠需要修法,將等「特別法」通過後再上路。
【2013/03/28 聯合報】
|
全文網址: 5海1空 自由經濟示範區7月上路 | 自由經濟示範區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3/7793508.shtml#ixzz2OoeZB4tW
Power By udn.com
=====================================================
自由經濟示範區 掌聲背後還有挑戰
|
| ||
在眾人期盼下,行政院昨天公布了「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規劃方案。雖然目前方案僅有框架梗概,尚無具體內容,但仍然可看到政府的企圖心。不過自由經濟示範區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僅在於方向與格局,更在於未來的執行與落實。
按照行政院方案,自由經濟示範區共有五大推動策略,包括促進人、物、金流自由、開放市場、提供投資租稅誘因、便捷土地取得以及建置優質營運環境。同時為求時效,將分兩階段推動。第一階段以現有的「五海一空」(蘇澳港、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高雄港、桃園機場)自由貿易港區為核心,而第二階段,則須待「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法」通過後,方能展開。
這二個階段分別有其亮點,也有其困難。其中第一階段的特色,除在「前店後廠」概念下,延伸、擴大了自由貿易港區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放寬開放大陸物品之進口限制。而第二階段需要修法方能推動的自由化項目,才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真正亮點及困難所在。
回顧政府當初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計畫之目的,一是透過以先行先試的方式,開放市場、放寬限制,以創造未來加入如「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經貿自由化機制的條件,一是擴大對陸資、陸貨的開放,進一步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
從這個角度觀察,第一階段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嚴格來說比較接近招商引資政策,而非自由化的示範。畢竟現有的「五海一空」自由貿易港區,原本即是屬於「境內關外」的性質,進口原物料在區域內加工後再出口者,享有免徵關稅、貨物稅、營業稅等優惠。如今再加入「前店後廠」,放寬區內廠商委託區外加工的空間,搭配港區周邊土地取得鬆綁、投資租稅減免等措施,強化投資效果。然而自由貿易港區無論如何擴大,畢竟受到土地大小的限制,況且「境內關外」也不可能擴大到全台適用,因此固然在短期內會有增加投資、創造就業之效,但自由經濟示範的功能則相對有限。
因此本階段令人期待的自由化,將會是對中國大陸農工產品的解禁。基於實質影響或心理因素考量,目前我國仍限制超過一千種的中國大陸農工產品進口。在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規劃下,將逐步邁向WTO待遇方向解禁。不過為了降低衝擊,方案中規劃將與農業加值結合,以期在開放後配合台灣優質農業加工技術後出口,爭取國際市場,提升台灣農業品競爭力。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更能藉由成功結合、互蒙其利的結果,化解產業界對開放中國大陸農工產品的擔憂,是第一個令人期待的示範項目。但所有的開放都會有得有失;政府必須思索若是出現負面影響時的解決因應之道。
第二階段將會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深水區,因為凡是需要修法才能推動的事項,通常開放的效益固然顯著,卻也是爭議性較高的問題。例如國際醫療服務的自由化,非但涉及醫療機構的體制改革問題(如開放投資、公司化),更與國際醫療人才的就業、保險法律服務,甚至於出入境管理的改革有關。過去桃園國際醫療專區經多方論戰後以失敗收場,可見其阻力之高,不可低估。而對於國際、大陸白領專業來台工作,亦為具高度敏感性的議題;更何況這些項目,還只是加入TPP的諸多難關之一。
對於政府的野心,我們應該給予掌聲。但對於過去反對意見,如何在自由經濟示範區中加以化解,以避免重蹈覆轍,才是真正的挑戰。
|
全文網址: 自由經濟示範區 掌聲背後還有挑戰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793389.shtml#ixzz2Oot4AFAR
Power By udn.com
=========================================================
科學園區的警訊 產業轉型亟需加把勁
行政院國科會最近針對下轄的北中南3大科學園區廠商之營運狀況進行檢討分析,發現除了有廠商虧損比率偏高的問題之外;更值得正視的是,園區的產業發展過度集中,嚴重的向半導體及光電產業傾斜。國科會因而直指,產業發展過度集中,已成為科學園區營運的最大隱憂。
根據國科會引述的數據,國內3大科學園區光電產業上市櫃公司在2011年總共虧損超過1,220億元,幾乎把整個產業2,550餘億元的總資本額賠掉一半,把科學園區因產業發展過度集中的潛藏危機暴露無遺。
檢視國內的半導體與光電產業,近年來面對國際間主要的韓國和中國廠商的強烈競爭,相關產業獲利大幅下跌,甚至出現鉅額虧損,淪為「4大慘業」早已不是新聞,國科會的分析報告等於只是進一步印證了其嚴峻情勢。不過,值得注意的,以2011年為例,統計全國光電產業上市櫃公司平均每股虧損2.32元,但園區內光電廠商平均每股都要賠上4.79元,虧損值達全國平均的2倍多。這樣的數據,除了凸顯園區廠商面對全球不景氣的應變能力,明顯輸給園區外的廠商之外,連帶的國科會長期標榜園區廠商擁有研發優勢的說法,等於也跟著宣告破功了。
面對這樣的「窘境」,國科會副主委賀陳弘只好直言,科學園區產業發展確實是過度集中。他因而強調,國科會積極推動創新創業,希望以高附加價值的創新產業,取代以高效率量產代工的產業發展模式,目的就是要帶動園區的轉型。不過,他也承認,目前的創新公司產值都很小,轉型過程直接衝擊的就是出口產值降低,和就業人口的減少。
綜觀國科會對於國內3大科學園區產業發展所面臨的經營困境和轉型難題,所做的檢討和分析,歸納起來其實恰好凸顯了以下3個方面亟待正視與檢討省思的課題:
首先第1個當然就是園區產業過度集中的問題。現實的情況是園區的產業屬性嚴重向半導體及光電產業傾斜,以致在面對不景氣與國際間相關產業因過度競爭導致利潤嚴重下滑甚至出現鉅額虧損。也就是面臨這樣的變局時,主管部會才驚覺園區產業過度集中。但是大家如果不健忘的話,應該記得當初國科會設置科學園區時,不正是主打半導體和光電產業,並強調可以產生相關產業的「群聚效應」,最後果然吸引了相關資訊科技產業的大量投入。而今這些產業風雲變色,才檢討產業過度集中,國科會當初難道沒有誤導之失?而這種一窩蜂的現象,當然不只出現在國科會下轄的科學園區,沒有做嚴謹的產業前景分析,就貿然推出各種生技園區、媒體園區、醫美園區、文創園區,只怕將來還要重蹈科學園區今天的覆轍了。
第2個值得正視省思的是,何以同樣的光電資訊產業,雖然同樣面臨虧損,但是園區內的廠商平均虧損值硬是比園區外的同業多了1倍,這種結果,當然可以歸咎於區內廠商應變能力不如區外,但是值得進一步解讀的是,何以會出現這樣的差距?姑不論國科會一向所強調的園區廠商擁有研發優勢的說法要面臨質疑,更嚴重的尤在於如果進駐園區營運績效反而變差,那往後各式各樣的園區或工業區又將如何吸引廠商進駐?還是只能聽任廠商各自努力自求多福。
第3個同樣值得正視的是,國科會面臨科學園區廠商經營績效不彰,強調要積極推動創新創業,以帶動園區的轉型。論及產業轉型,實證顯示確是知易行難,上自國家整體產業的轉型,下至科學園區乃至個別產業以及個別公司,也許都知道面對外在經營環境的快速變化,產業轉型已不可免,但轉型過程如果沒有「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的認知和魄力,牽延蹉跎或半吊子的改革只會讓情勢更為惡化。同時誠如國科會副主委賀陳弘所說,園區轉型要從高效率量產代工,轉為高附加值創新產業,即使順利轉軌,因創新公司一般而言規模產值較小,將可能出現出口產值降低和就業人口減少的副作用,於此更可見產業轉型絕非易事但又不能不做。因此,行政部門今後與其繼續大量徵收土地大搞各式各樣的園區吸引廠商進駐,還不如集中精力協助傳統產業和個別廠商的產業轉型,或許能迎來政府、產業、廠商及就業人口多贏的新棋局。
======================================================
園區轉型、組織改造與工研院角色
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大約是從三十幾年前孫運璿院長與李國鼎資政開始的。當時,新竹科學園區與工研院先後設立,由工研院提供技術支援,再由科學園區提供單一窗口吸引廠商進駐,逐漸建立了台灣的科技產業格局。由於工研院當初是以半導體等資通訊應用研究為主,故在該院的影響下,科學園區進駐的廠商大多是以資通訊、光電廠商為主。雖然後續開發的南科、中科也有新型產業廠商進駐,但目前都還不成氣候,故科學園區廠商整體而言,資通訊、光電業者所佔比例仍達30.4%,短期中似乎並沒有改變的趨勢。於是,當我們的資通訊廠商受到韓國、中國大陸業者挑戰而業績下滑時,外界就會猛然發現我們的科學園區似乎產業太集中了、太容易受衝擊了。
台灣科學園區產業集中是事實,但是要改善、要往分散化努力,就得仔細檢視科學園區的攣生兄弟-工研院的定位與體制。工研院設立於1973年,從設立之初就歸隸於經濟部;最早的新竹科學園區設立於1980年,一開始就歸隸國家科學委員會。這樣的組織設計非常奇怪,外界早有質疑之聲。在概念上,國科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獎補助學術研究,與科技研發的最上游密切相連。而科學園區內的廠家從事科技產品之生產,算是科研最下游的執行者;這一上游一下游的兩個群體,皆歸國科會主管。但是工研院的任務是上銜學研成果、下接科技業者,把研發與應用連接起來。這樣一個中介的角色,卻莫名其妙地歸屬於經濟部。前述上中下游的歸隸斷裂,不但不合理論,也造成今日產學銜接的落差。
當我們說台灣整體或科學園區內產業集中度太高時,我們其實是希望位居中游的工研院能夠扮演輔導轉型的角色,但這工作其實非常困難。隸屬經濟部的工研院要如何對隸屬國科會的園區及區內廠商進行輔導,熟悉行政運作的人都不難想像其中扞格。另一方面,工研院在出手輔導別人之前,又得先自我轉型,從半導體狹窄專業拓展到生技、機械、農業等多元面向。但是,這些新產業方向在「當下」都還不成熟,本來就不是職司管理現存產業的經濟部所熟悉。在概念上,這些未來產業的摸索其實更是國科會主管的學研單位的主要工作。但是國科會的觸角到不了工研院,而工研院在機制上也不見得會與學研單位搭配。這又突顯出科研上中下游隸屬斷層的缺失。
前述組織安排不當要怎麼解決呢?其實,早在廿年前,有智之士就建議做以下的重組:將生產操作面、屬於下游的科學園區改隸經濟部,而將中游應用研發、職司產學銜接的工研院改隸國科會。這樣兩單位隸屬部會的互換,不但概念上理所當然,在功能上也更易於推展產業分散、轉型、提升。令人遺憾的是,這麼關鍵而正確的組織調整,竟然完全不在這次行政院組織改造的範圍之內。組改之後,工研院仍屬經濟部、科學園區仍屬科技部。歸屬依舊紊亂、分工依舊斷層,這樣的組改,究竟目的何在?
也許組織調整的真正決定因素不在於說理,而在於利益。工研院家業甚大,每年預算三百多億。而園區預算才百餘億,最近又有諸多環評爭議。園區廠商營業額雖大,經濟部大概很難對區內廠商有多少影響。當此同時,該部不願意放下手上的肥肉,因而合理的組織重整無法完成,進而使園區廠商無法在接受同一部會下應用科研機構的協助,轉型與升級自然極為不易。此外,工研院也因為與國科會缺少淵源,其應用研究方向就缺少學術支撐,不論在資源與人力方面都難以開展廣度與深度。
總之,科學園區內的產業是否太過集中呢?是的。哪個單位最應負責科技產業的轉型呢?工研院。目前工研院對園區廠商的支援夠嗎?不夠。為什麼呢?因為工研院屬於經濟部,上不接學研單位,下不接園區廠商。怎麼辦呢?無解,因為組織改造不處理此事。組改為何不碰呢?因為部會本位,不願意割出肥肉。行政院要怎麼處理呢?外界看不出所以然,因為組織改造背後從來就沒有什麼理念,只是為改而改。
欣見園區二十年有成
總統府資政 孫運璿
回首來時路
1970年代,台灣當時基礎建設未臻健全,勞力密集工業又面臨能源危機,引發工資上漲問題,導致工業不振、失業率偏高;看到當時韓國、香港的電子錶很便宜,台灣卻無法生產製造。為振興工業,我親自赴美拜訪國際知名科技專家潘文淵先生,並與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研商,最後 決定發展半導體工業;除了自美國引進技術外,並積極改善研發創新環境,提升科技研發人才之待遇。鑑於政府機關受到相關法令限制,公務 採購機器設備之手續繁雜,而相關法規制度又缺乏彈性,導致政府延攬人才不易。爰歷經兩年的努力,將原隸屬經濟部之中油公司聯合工業研 究所、礦業研究所、與金屬工業研究所之組織基礎,通過立法,改制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縮寫ITRI),從事應用技術的研究與發展,以提升台灣的產業技術,促進台灣的產業發展。幸獲蔣經國先生 的支持,經多次赴立法院與立法委員充分溝通協調,終告完成。
為高科技奠基
我在經濟部長任內獨排眾議,於1976年選派38位研究人員赴美國RCA公司接受半導體訓練,將半導體產業技術引進工研院,奠定台灣半導體產 業的基礎,並大力支持工研院興建半導體工廠。當初的年輕工程師,現已成為多家半導體公司的老闆。非常感謝園區高科技產業為國家賺取外 匯、大量培育並吸引高級人才回國、提昇台灣在全世界之國際地位。
擘劃創辦園區
在經濟部長及行政院長任內,擘劃創設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奠定台灣高科技產業基礎。我特別要感謝三位實際創辦園區的功臣,包括前新竹 縣長林保仁、當時國科會主任委員徐賢修、前工研院半導體計畫主持人盧致遠。但是如果沒有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就沒有科學園區;同時也要 感謝當時國防部長宋長志,全力配合提供軍方土地,才有今日的科學園區。
園區二十年憶往
總統府資政 李國鼎
台灣的經濟社會發展,到了1972年,經過了戰後經濟重建階段,依賴美援進口替代階段,與出口拓展等幾個階段,有賴全國上下努力不懈,生 生養息,國民平均每人所得達到四八○美元,逐漸步上小康的局面。
1973年10月,中東再度發生戰爭,世界發生石油危機,加上1971年世界發生金融危機,1972年世界發生糧食危機,國際經濟情勢發生劇變,工 業國家出現經濟停滯膨脹景象,台灣是依賴出口來發展經濟的國家,所以受到很大的衝擊,形成物價高漲而經濟成長遲緩,政府深感必須調整 經濟結構以因應國際上的變化。
1976年11月行政院成立「應用科技研究發展小組」,以便與有關部會聯繫推動發展科技,促進經濟、社會、國防工業之發展,當時的行政院長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指定由本人擔任小組召集人,本人當時在行政院擔任政務委員。
翌年(1977年)初,本人赴美訪問考察,試圖找尋發展台灣高科技產業之途徑。加州訪問期間,晤及史丹福大學杜曼博士Prof. Terman,杜氏 當年被稱譽為矽谷之父,並參觀了舊金山矽谷的高科技產業。本人也獲知在美東麻省波士頓128號公路區群集有高科技產業。
猶憶遠在1968年,本人擔任經濟部部長時間,於一次中美科學家會談機會,赴新竹地區參觀,鑒於該地區已有清華大學(專長原子科學)、交 通大學(專長電子科學)、經濟部聯合工業研究所(專長化工科學),認為可能設立一座科學研究園區,以吸引國內外之企業或學術單位在新 竹市設立研究部門,集中力量提昇台灣科技研究水準,亦可以紓解人才外流現象。
因此,在此次赴美訪問後,孕育了在新竹設立科學工業園區的構想。當時的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是徐賢修先生,他曾在美國普渡大學任教 ,素來注重學術研究與企業界相結合的想法,所以談起來很贊同本人的構想,是年三月就在國科會成立「園區規劃小組」,由王紀五先生協導 ,並聘請史丹福大學電機系的教授及北卡羅來納州之三角研究園區負責人會同來華研究設立園區的可行性。
鑒於科學園區計劃,其主要目標在國內建立一個良好的環境,招攬海內外人士來園區投資設廠,創製高科技產品,然後進入市場,銷售海內外 ,所以園區管理的功能約同於加工出口區,本人乃推薦邀約以前擔任過經濟部加工出口處處長,當時擔任駐美投資服務處長吳梅村先生返台作 短期顧問,協助草擬園區的規劃工作。
1979年3月報奉行政院核准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籌備處」,前行政院院長孫運璿先生亦十分重視這項計畫,並在1979年5月由行政院頒布實 施的「科學技術發展方案」,明定設置園區由國科會主辦,俾通過國家政策與計劃來推動設立。1980年9月1日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於焉成立, 由國科會副主委何宜慈先生兼任首任局長。同年12月15日,園區正式開幕。
高科技產業發展,技術、資金、人才和管理,是四項重要因素,尤以人才最為重要,所以政府在推動設立科學工業園區之際,於1979年設立資 訊工業策進會;在1982年擴大強化在新竹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在院內設立材料研究所;1983年由行政院訂定「加強培育及延攬高級科技人才方 案」;1984年在新竹的清華大學設立材料科學中心;在新竹的交通大學設立電子與資訊研究中心;以便引進高級技術工業及人才。
談到人才培育,順便提一件事。園區成立以後,高科技產業逐漸進駐,外籍人士及我返國學人專家為他們的子女必須進入台北的美國學校接受 教育而深感不便,本人乃與當時擔任教育部長的朱匯森先生洽商,由園區管理局設立一所實驗學校,可以雙語教學,日後證明各方稱便。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歷經二十年穩定成長,至1999年底止,共有292家企業入駐營運,從業人員八萬二千人,營業總額達新台幣六千五百億元, 平均每一從業人員之產值達新台幣七九○萬元,是全台灣製造業從業人員平均產值的二?五倍。目前園區產業中以資訊電子產業為主體,我國 目前是世界資訊產業第三大國,產品如數據機、掃描器、終端機、個人電腦等市場佔有率高居世界前三名,而其中大都來自園區產出。還有台灣的積體電路產量是世界第四大國,而幾乎全部積體電路的產品來自園區。
從以上數字可以概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設立達成了改善國內產業結構,提昇國際競爭力的目標。二十載努力有成,僅在此申致虔誠的祝賀 。
時光荏苒,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迄今,忽已二十年,在漫長歲月中,人事變遷甚多,社會變遷亦大,特將當年成立緣始縷數如上,雪泥鴻爪 ,以誌勿忘。
總統府資政 孫運璿
回首來時路
1970年代,台灣當時基礎建設未臻健全,勞力密集工業又面臨能源危機,引發工資上漲問題,導致工業不振、失業率偏高;看到當時韓國、香港的電子錶很便宜,台灣卻無法生產製造。為振興工業,我親自赴美拜訪國際知名科技專家潘文淵先生,並與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研商,最後 決定發展半導體工業;除了自美國引進技術外,並積極改善研發創新環境,提升科技研發人才之待遇。鑑於政府機關受到相關法令限制,公務 採購機器設備之手續繁雜,而相關法規制度又缺乏彈性,導致政府延攬人才不易。爰歷經兩年的努力,將原隸屬經濟部之中油公司聯合工業研 究所、礦業研究所、與金屬工業研究所之組織基礎,通過立法,改制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縮寫ITRI),從事應用技術的研究與發展,以提升台灣的產業技術,促進台灣的產業發展。幸獲蔣經國先生 的支持,經多次赴立法院與立法委員充分溝通協調,終告完成。
我在經濟部長任內獨排眾議,於1976年選派38位研究人員赴美國RCA公司接受半導體訓練,將半導體產業技術引進工研院,奠定台灣半導體產 業的基礎,並大力支持工研院興建半導體工廠。當初的年輕工程師,現已成為多家半導體公司的老闆。非常感謝園區高科技產業為國家賺取外 匯、大量培育並吸引高級人才回國、提昇台灣在全世界之國際地位。
在經濟部長及行政院長任內,擘劃創設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奠定台灣高科技產業基礎。我特別要感謝三位實際創辦園區的功臣,包括前新竹 縣長林保仁、當時國科會主任委員徐賢修、前工研院半導體計畫主持人盧致遠。但是如果沒有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就沒有科學園區;同時也要 感謝當時國防部長宋長志,全力配合提供軍方土地,才有今日的科學園區。
總統府資政 李國鼎
台灣的經濟社會發展,到了1972年,經過了戰後經濟重建階段,依賴美援進口替代階段,與出口拓展等幾個階段,有賴全國上下努力不懈,生 生養息,國民平均每人所得達到四八○美元,逐漸步上小康的局面。
1973年10月,中東再度發生戰爭,世界發生石油危機,加上1971年世界發生金融危機,1972年世界發生糧食危機,國際經濟情勢發生劇變,工 業國家出現經濟停滯膨脹景象,台灣是依賴出口來發展經濟的國家,所以受到很大的衝擊,形成物價高漲而經濟成長遲緩,政府深感必須調整 經濟結構以因應國際上的變化。
1976年11月行政院成立「應用科技研究發展小組」,以便與有關部會聯繫推動發展科技,促進經濟、社會、國防工業之發展,當時的行政院長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指定由本人擔任小組召集人,本人當時在行政院擔任政務委員。
翌年(1977年)初,本人赴美訪問考察,試圖找尋發展台灣高科技產業之途徑。加州訪問期間,晤及史丹福大學杜曼博士Prof. Terman,杜氏 當年被稱譽為矽谷之父,並參觀了舊金山矽谷的高科技產業。本人也獲知在美東麻省波士頓128號公路區群集有高科技產業。
猶憶遠在1968年,本人擔任經濟部部長時間,於一次中美科學家會談機會,赴新竹地區參觀,鑒於該地區已有清華大學(專長原子科學)、交 通大學(專長電子科學)、經濟部聯合工業研究所(專長化工科學),認為可能設立一座科學研究園區,以吸引國內外之企業或學術單位在新 竹市設立研究部門,集中力量提昇台灣科技研究水準,亦可以紓解人才外流現象。
因此,在此次赴美訪問後,孕育了在新竹設立科學工業園區的構想。當時的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是徐賢修先生,他曾在美國普渡大學任教 ,素來注重學術研究與企業界相結合的想法,所以談起來很贊同本人的構想,是年三月就在國科會成立「園區規劃小組」,由王紀五先生協導 ,並聘請史丹福大學電機系的教授及北卡羅來納州之三角研究園區負責人會同來華研究設立園區的可行性。
鑒於科學園區計劃,其主要目標在國內建立一個良好的環境,招攬海內外人士來園區投資設廠,創製高科技產品,然後進入市場,銷售海內外 ,所以園區管理的功能約同於加工出口區,本人乃推薦邀約以前擔任過經濟部加工出口處處長,當時擔任駐美投資服務處長吳梅村先生返台作 短期顧問,協助草擬園區的規劃工作。
1979年3月報奉行政院核准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籌備處」,前行政院院長孫運璿先生亦十分重視這項計畫,並在1979年5月由行政院頒布實 施的「科學技術發展方案」,明定設置園區由國科會主辦,俾通過國家政策與計劃來推動設立。1980年9月1日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於焉成立, 由國科會副主委何宜慈先生兼任首任局長。同年12月15日,園區正式開幕。
高科技產業發展,技術、資金、人才和管理,是四項重要因素,尤以人才最為重要,所以政府在推動設立科學工業園區之際,於1979年設立資 訊工業策進會;在1982年擴大強化在新竹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在院內設立材料研究所;1983年由行政院訂定「加強培育及延攬高級科技人才方 案」;1984年在新竹的清華大學設立材料科學中心;在新竹的交通大學設立電子與資訊研究中心;以便引進高級技術工業及人才。
談到人才培育,順便提一件事。園區成立以後,高科技產業逐漸進駐,外籍人士及我返國學人專家為他們的子女必須進入台北的美國學校接受 教育而深感不便,本人乃與當時擔任教育部長的朱匯森先生洽商,由園區管理局設立一所實驗學校,可以雙語教學,日後證明各方稱便。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歷經二十年穩定成長,至1999年底止,共有292家企業入駐營運,從業人員八萬二千人,營業總額達新台幣六千五百億元, 平均每一從業人員之產值達新台幣七九○萬元,是全台灣製造業從業人員平均產值的二?五倍。目前園區產業中以資訊電子產業為主體,我國 目前是世界資訊產業第三大國,產品如數據機、掃描器、終端機、個人電腦等市場佔有率高居世界前三名,而其中大都來自園區產出。還有台灣的積體電路產量是世界第四大國,而幾乎全部積體電路的產品來自園區。
從以上數字可以概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設立達成了改善國內產業結構,提昇國際競爭力的目標。二十載努力有成,僅在此申致虔誠的祝賀 。
時光荏苒,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迄今,忽已二十年,在漫長歲月中,人事變遷甚多,社會變遷亦大,特將當年成立緣始縷數如上,雪泥鴻爪 ,以誌勿忘。
竹科歷史
竹科成立至今約有396家高科技廠商進駐,主要產業包括有半導體業、電腦業、通訊業、光電業、精密機械產業與生物技術產業。新竹科學園區是全球半導體製造業最密集的地方之一,目前已開發新竹園區約632公頃與竹南園區約141公頃。約有12萬人在園區工作。園區成立後曾有居民抗議空氣與水污染。園區自1986年啟用污水處理廠[2],另外環保局也持續在園區周圍檢測空氣。
新竹科學園區逐漸成為北台灣的科技中心,並且按國家發展計畫擴大基地,目前擴充計畫包括苗栗銅鑼園區、桃園龍潭園區、竹北生物醫學園區以及宜蘭園區。亦由於其成功經驗,政府陸續在其他地區設立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及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加工出口區是一種保稅工業區,園區是有門禁管理的封閉型集中廠區。區內的生產品出貨是直接出口而可以享有退稅優惠的。因為只針對外銷出口免稅,所以早期區內的門禁頗為嚴格,出入的車輛都必需盤檢是否有帶物料貨品進出的情形,以防止將外銷保稅品直接銷往國內的情形。但隨著時代演進,已經不再像往年那樣嚴苛,由於開放了國內出貨銷售(只要開立發票含稅,或依單繳交營業稅)所以也不再嚴格執行門禁了。
加工出口區高雄園區(舊名高雄加工出口區),為台灣南部由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高雄分處管理的加工出口區,位於高雄市前鎮區西北部,凸出於高雄港區,因濬港工程所填成之狹長半島上。設立於1966年12月,面積達68.36公頃,為中華民國第一個加工出口區。高雄園區總產值在全台灣外銷市場上佔有相當的比重,其中光學器材與樂器所佔的比例都超過25%,為全台最重要產地;其餘產值比重較高者依序為帽類、電子、電機設備及其零件等[1]。
高雄園區早期以勞力密集之成衣、皮革、工藝品、消費性電子等產業為大宗,近年來由於國際產業分工結構的改變,新進駐之廠商中,多屬於技術密集、高附加價值之高科技產業,例如積體電路、液晶顯示器、電腦零組件。而且預期未來高科技產業的比重,將更為提高[1]。
- 1950年代,政府陸續公布施行《外國投資人條例》、《華僑回國投資條例》及《獎勵投資條例》。
- 1966年12月3日設立高雄加工出口區,並成立加工出口區管理處。
- 1969年設立臺中加工出口區。
- 1970年設立楠梓加工出口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