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危機:
新加坡29日公布人口政策白皮書,除了鼓勵生育之外,也將有計畫地增加新移民及外來勞動人口,2030時將由目前約530萬人口,增加為690萬人,以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及萎縮問題。這數字代表新加坡在未來17年內,將增加160萬人,其中引進新移民部分,每年增加1萬5千到2萬5千人。
距離2030年還有17年,新加坡政府日前已提出規畫,將現在地鐵網路線長度增加一倍;另將增加70萬個住宅單位,以及更多綠地以符合居住。
一般人把氣候暖化、北極融冰,看成是生態或環境議題,新加坡領導人看到的是可能的冰山漂來,若不早因應,很可能就是迎面撞來的經濟危機。
全球暖化,對全世界形成重大威脅,但可能會是新加坡的另一個「轉機」,因為對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城市之一的新加坡,北極航道的改變「短期內還看不出影響,但長遠來說就不知道了」。所以新加坡打算爭取成為第一個成為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觀察員的近赤道國家。新加坡著眼的是港口營運是否能持續繁榮。世界銀行上月廿二日報告指出,新加坡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經商便利度最高國家;要維持各項優勢,至少要避開可能的危險。
油輪公司表示,開發北方航路是因為北極冰雪融化的科學記錄,他們研究報告後發現,冰層融化越來越有利於航行,一般可縮短四成的航程。
| |||||||
|
全文網址: 星國人口白皮書 大量引進新移民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671060.shtml#ixzz2JQ2Q6J65
Power By udn.com
===============================================================
17年增百萬人 新加坡民眾「無法接受」
|
| ||
新加坡政府在本周二公布人口政策白皮書後,造成民眾不小的震撼,不論實體或網路上,滿是各式討論。「聯合早報」調查,民眾最擔心交通擁擠問題;還有人在臉書撰文,與「未來的孩子」對話,體諒他們「如果進不了大學,不怪你」。
新加坡「聯合早報」街訪詢問100位民眾,其中60人無法接受政府規畫的17年後690萬人的目標,有5人表示是在沒有其他選項下,只能接受白皮書內容。
「聯合早報」調查,若人口增到690萬,民眾有哪些顧慮?擔心交通擁擠占62%,排名第一;住屋及工作分列第二、第三。
42歲歐亞裔受訪者梁西西莉亞說,10年前地鐵像沙丁魚罐頭那麼擁擠,「但還是有魚、有醬」,現在的地鐵「沙丁魚已多得容不下醬汁」,她想像未來的情形會更糟。
27歲的洪鉦杰表示,人口增長可刺激經濟發展,但人口增加若繼續讓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更不敢結婚生子。
31歲的李宗祐從台灣到新加坡發展,2006年起成為新加坡公民,目前未婚的他,面對人口政策白皮書帶來的情緒,模擬2030年、他48歲時的生活,在臉書上給未來的孩子寫了一封信。他說:「就算你現在成績很好,如果進不了大學,我也不會責怪你。」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許文遠31日表示,一般新加坡人面對2030年比現在多160萬人的目標,可能會說「怎麼可能」。
【2013/02/01 聯合報】
|
全文網址: 17年增百萬人 新加坡民眾「無法接受」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676435.shtml#ixzz2Jc3DluqH
Power By udn.com
=======================================================
全球暖化 李顯龍視危機為轉機
|
| ||
全球暖化,可能會是新加坡的另一個「轉機」,新加坡打算爭取成為第一個成為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觀察員的近赤道國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天在他臉書上表示,氣候暖化造成北極融冰後,過去必須繞道航行的歐洲船運業,如今可以縮短廿天航程後抵達日本。這個現象對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城市之一的新加坡,「短期內還看不出影響,但長遠來說就不知道了」。
依據新加坡港務機構(MPA)資料,任何時間新加坡港內都有大約一千艘各式船隻;平均每兩到三分鐘,就有一艘船進港或出港。
新加坡也和全球一百廿個國家的六百個港口互有聯繫。新加坡不產一滴原油,但卻是全球最大的加油港之一,二○一○年的資料顯示,四千三百萬噸油料在此地提煉後載走,相當於一萬七千座奧運游泳池的容量。
如果港口營運是新加坡繁榮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歐洲船隻取道北極走更省錢的路線,長遠來看,對新加坡的影響不言可喻。
李顯龍指出,儘管新加坡幾乎就是位於赤道上的國家,仍將爭取成為「北極理事會」的觀察員。這個提議本月稍早曾由副總理張志賢提出,李顯龍昨天正式定調。
「北極理事會」目前由加拿大等八個北極國家組成論壇;法、德、荷、波、西及英國則是觀察員。
李顯龍在臉書上貼了英國廣播公司的新聞照片,一張希臘籍載運天然氣的油輪本月初駛離挪威,已穿越俄羅斯北部朝日本航行。這艘船預定下月初抵達目的地,且比以往繞道航行快了近廿天。油輪公司表示,開發北方航路是因為北極冰雪融化的科學記錄,他們研究報告後發現,冰層融化越來越有利於航行,一般可縮短四成的航程。
小檔案/北極理事會
芬蘭、加拿大、瑞典等北極國家自一九八九年起關注北極環境議題。一九九六年「渥太華宣言」促成「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 )」成立,串聯在北極地區有領土的政府,組織高層次合作與協調機制。
北極理事會共有加拿大、美國、芬蘭、冰島、俄羅斯、挪威、丹麥及瑞典等會員國,特別關注北極地區永續經營及環境保護議題。
北極理事會有權議決可提供貢獻的非北極國家、非政府組織參與擔任觀察員。觀察員可在主席許可下,在成員國之後發表聲明、提交相關文件,或針對討論事項提出意見。 (新加坡記者林以君)
【2012/11/28 聯合報】
|
==========================================================
準備好了! 這就是新加坡
|
| ||
新加坡爭取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極冷與濕熱的經濟溫度計上,新加坡著眼的是港口營運是否能持續繁榮。
世界銀行上月廿二日報告指出,新加坡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經商便利度最高國家;要維持各項優勢,至少要避開可能的危險。
新加坡在麻六甲海峽底端,每天通過海峽的一百四十艘油輪或貨輪,大多在新加坡停留卸載原油及其他貨品,或將在裕廊島石化工業區提煉過的石油載出。
地理位置,加上新加坡人在經營管理的優勢,讓新加坡在全球海事運輸市場占一席之地。若北極融冰可供歐洲船隻取道北極進入亞洲,新加坡能否繼續保持這個強項不無疑問。
新加坡領導人李顯龍從英國廣播公司一張希臘油輪可縮短廿天抵達日本的新聞照片開始,想像十年、廿年甚至卅年後,新加坡可能面對的改變。
一般人把氣候暖化、北極融冰,看成是生態或環境議題,新加坡領導人看到的是可能的冰山漂來,若不早因應,很可能就是迎面撞來的經濟危機。
新加坡預判,在北極理事會擔任觀察員,至少在部長級會議有書面發言權,也可以在八個會員國之後表達意見。赤道國家進入北極理事會這個舉動,「非常新加坡」,卻也看出國家領導人的眼光。
【2012/11/28 聯合報】
|
全文網址: 觀察站/準備好了! 這就是新加坡 | 國際萬象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528633.shtml#ixzz2DUG7Ns12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