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施密特指出,企業和其他組織供應鏈將會愈來愈分散,不僅在生產方面如此,在人與人的互動上亦然…
網路、科技的應用,正在改變我們身處的世界,進而逐步顛覆傳統的工作模式,即時翻譯和虛擬現實互動,將會重塑企業組織與異地合作夥伴、客戶、以及員工之間的相處模式和關係。
Google執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新著《數位新時代》中指出,企業和其他組織的供應鏈將會愈來愈分散,不僅在生產方面如此,在人與人的互動上亦然。
在網路即時翻譯工具的協助下,跨國界和跨語言的溝通會更有效,這將為散居於世界各地的勤奮人才,創造更多的機會。
例如,一家法國科技公司的業務團隊在東南亞,人力資源部門在加拿大,工程師在以色列;有些科層組織上的障礙,像是簽證限制和轉帳作業,限制了全球分權合作。
但施密特認為,只要找出數位解決方式,這些障礙就會變得無關緊要,或可以無障礙繞過,像是用電子錢包付薪水,或是以數位貨幣來付款。
隨著需要人到場的工作愈來愈少,有才華的個人將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可供選擇,當然,競爭也隨之而來。一個技術熟練的烏拉圭年輕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和美國加州橘郡的人,正在搶同樣類型的工作。
A) 虛擬互動 品質不斷提升
未來大量的自動化生產、機器人加入勞動行列,都是可以預期的情況,但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自動化,也不是每個工作都在遠端進行,但是可以這麼處理的工作,遠比大家想的得還要多。
對於每天靠幾塊美元過生活的人來說,施密特認為,將會有無窮的機會來增加收入。事實上,亞馬遜人端運算(Amazon Mechanical Turk)就是個眼前的例子,這個數位化的工作分配平台,讓亞馬遜公司可以把很多小工作外包出去,只要能連上網,做完之後就可以得到幾分錢的酬勞。
隨著虛擬互動的品質不斷改善,平台客戶群的職業範圍還會擴大,像是在美國請律師,但是房地產經紀人在中國的情況,將屢見不鮮。
施密特表示,批評全球化的人一定會責難這種情況,但是人類社會就是因此而能向前邁進。
連結上網的普及,可以讓各國發現自己的競爭優勢,說不定非洲的波札納共和國,會出現全世界最好的平面設計師,只是現在沒有人知道而已。
在21世紀的前10年,上網人數從3.5億增加到超過20億,到了2025年,預估全球80億人幾乎都將上網;開發中國家也不會被排拒於智慧網路之外,就算到時功能強大的智慧型手機,價格還是不便宜,但像現在中國到處充斥的「山寨」機,將會彌補這個市場缺口。
B) 科技運用 縮短數位落差
此外,許多現在只見雛形的高科技,未來將會大大改變開發中國家的數位落差。
施密特舉3D列印為例指出,藉由取得每個物件的3D資訊,勾勒其輪廓,再用液態塑料或其他材料,一層層堆疊「列印」整個物件的3D印表機,現在已經製造出許多東西。
包括客製化手機、機械零件和實物大小的摩托車,這在開發中國家必定會造成衝擊。貧窮國家若是購置公用的3D印表機,當地民眾連上網路即可免費取得模版碼,列印所需的工具或其他品項,不用苦苦等待不知何時會送達,價格又較高的產品。
在較為富裕的國家,3D列印將會是先進製造業的理想選擇,新材料和新產品都可以透過網路,應需要而下單,再由受過訓練的技工操作機器,量身「列印」產品。
這並不會取代目前許多產業中,大量、低成本的生產,但是會讓已開發國家所使用的各項產品,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多樣風貌,進而產生改善經濟條件的可能性。
另外,手勢辨識技術未來也將更貼近日常生活應用。微軟的Kinect是一種不必雙手操作的體感遊戲機,它能夠捕捉並整合辨識玩家的動作,在2011年上市後兩個月,就賣了超過800萬套。
未來體感和手勢辨識介面,很快就不限於遊戲和娛樂,將進入更實用的領域。就像電影「關鍵報告」中,湯姆克魯斯運用手勢技術和全像攝影,在電腦上就能破案。這種充滿未來主義風格的資訊螢幕顯示,非常耀眼吸睛,而這類科技的發展,可說是剛開始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