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轉型策略:整合 與 鬆綁 是搶救台灣最簡單又有效的二帖藥!

行政簡化+鬆綁:不為也! 非不能也!
新北市長朱立倫力推離島居民可在新北辦理身分證相關業務,因以便民為首要考量,為他贏得不少掌聲。既屬便民之舉,為何內政部無法順應民意?無非涉及法律該如何解釋,以及公務員擔心「萬一出事誰負責」的保守心態。

對照大陸總理李克強上任後,承諾要把國務院的行政審批事項,從1700多項削減1/3以上。

請問台灣的各部門與各縣市主管 作何感想呢?
鬆綁不用花錢,卻能創造最大商機、創造就業機會。行政院政務委員薛琦也說,唯有鬆綁,才是救經濟的正道。

新加坡發展策略! 國家有願景及長期目標(在2061年前達到供水自給自足)+策略(透過大型蓄水及海水淡化和循環再利用)+整合全社會資源!

為何新加坡能台灣不能? 

1.國家有願景及中長期策略目標:
       以水資源為例,新加坡設定在2061年與馬國的百年供水合約到期之前,能達到自給自足,降低對外來水源的依賴。(台灣的水資源策略與目標呢?) 自2006年起,新加坡水公司的數量成長1倍至100家,在2015年前增加1.1萬個水資源相關工作的目標,目前達成率已經過半。

2.策略展開行動計劃:
       長期仰賴馬來西亞供應水源的新加坡,欲透過大型蓄水計畫,以及海水淡化和循環再利用等技術達成目標。新加坡水源不足係因為淡水直流進海洋,而且熱帶性氣候讓水資源因蒸發流失。過去加冷河流經多段水泥河道,雨季河道可能氾濫,然後又任其蒸發 (問題類似台灣)。碧山宏茂橋公園欲藉由「收集、減速和儲存雨水」3步驟,保留珍貴的淡水再利用。
        海水淡化目前供應星國10%的水量,預計50年內將提升至30%。
     再循環的新生水(NEWater)是星國主要的工業用水,用於冷卻機器等用途,2061年前供水量將提升至50%。

3.整合社會資源(不分朝野 全民參與 善用新科技)
       為了迎接2015年的建國50周年慶(對照去年台灣的建國100年活動),新加坡一些社團展開「大家都來寫歷史」的活動。目前新加坡民眾已提供了超過40萬件的「記憶」,包括手稿、錄音、照片或圖片、電子書及視訊,都已PO到這項工程的官網上,或是透過免費的iPhone應用軟體。在120個伙伴團體及130位志工的支持下,希望能記下500萬新加坡人每一個人的記憶。
「這是我們這一代奉獻出的禮物。歷史並不只是為了領導人所寫的,也是為一般老百姓而做的。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競爭策略: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該反彈的是大陸服務業者,他們該擔心台灣業者橫掃大陸市場。

    因為兩岸簽署 [ 服務業貿易協議 ],
台灣的服務業 也從參加 "台灣區"運動會 變成比 "中華" 運動會!

因此台灣具有競爭力的服務業 會 進軍大陸,
相對的 陸資也可以進入台灣!
所以 提升 本身的競爭力與客戶忠誠度,
贏過大陸 才是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
不然就 可能被淘汰,
命運就像過去20年競爭力不足的製造業!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競爭策略:兩岸除了競爭 還可以合作! 結合雙方優點將市場做大,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以音樂&運動項目為例!

CASE1. 台灣女網好手謝淑薇和中國大陸女將彭帥搭檔,聯手在英國溫布頓球場摘下了女子雙打冠軍金杯!
    網球雙打最大的挑戰就在默契,須有較多的搭配練習,兩人才能磨合成為一體;而謝淑薇和彭帥之間,就有這種難得的契合。謝淑薇的球風被稱為「鬼之切球」,形容她的截擊出手詭異,在網前尋找突破機會;而彭帥善於長擊抽球,守住底線滴水不漏。也因此,兩人聯手,往往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能量。這對「海峽搭檔」,六次合作,六次奪冠,祕訣在此。

CASE2. 第24屆金曲獎,來自上海的李婭莎獲得台語最佳女歌手,這次是她第二次入圍金曲獎台語女歌手,也是她第一次得獎。李婭莎上台領獎時開心落淚,「天啊,謝謝,謝謝觀音菩薩,真的沒想到」,她感謝歌迷一路的陪伴,也感謝評審看到她在台語歌曲所作的努力。

CASE3. 我是歌手》不只灑錢 而是對完美的執著
高收視率、高台灣成分、高質感、高收益,《我是歌手》不僅成為兩岸共同的熱門話題,為華人歌唱節目樹立全新里程碑,更在台灣的電視圈丟下一枚震撼彈。單集人民幣1500萬元(約7221.6萬台幣)的超高製作費,令台灣製作人咋舌,但洪濤認為這是「花對錢」。因為,節目強調對藝人、對音樂都必須有「態度」,這些正是為了追求音樂專業完美極致的必要投資。
以攝影機來說,錄影現場韓版僅有10部,但中國版同步就有47部開動,工作人員高達3、400人,光一個編劇組就20人。
不是拍連續劇,幹嘛有編劇組?事實上,編劇功能是紀錄、規劃、安排音樂型式、編曲行程、表演設計,甚至每一個藝人身邊都放了一個編劇,隨時緊跟,記錄下這個藝人的所有行動、想法,然後隨時回報,立即調整。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國家競爭力:中國對亞洲各國的GDP的影響力有多大?

澳洲:3分之1的出口都銷往中國,出口商品主要以鐵、煤礦等開採類商品,在2012年僅佔澳洲GDP的5%左右
日本:大約有超過5分之1的出口都是對中國,但是在總產值裡卻僅佔3%
越南大約17%的出口都輸往中國越南對中國的出口,約佔其GDP的13%左右
韓國:出口約有15%都是銷往中國,,去(2012)年至韓國遊玩的外國遊客,約有4分之1來自中國。
新加坡:對中國的出口更是高佔其GDP的32%。
台灣:兩岸貿易中加工貿易的比重佔65%以上,呈現“台灣接單、日本進口、大陸生產、出口歐美”的格局
從臺商赴大陸投資的行業分佈看,過去製造業一直佔投資總額的9成上下,2009年後服務業投資佔比快速上升,目前已近3成,而製造業比重下降至7成左右。
大陸海關總署公佈的2012年外貿數據中,兩岸雙邊貿易總額為1,689.6億美元、年增5.6%,佔大陸同期外貿總額比重的4.4%。其中,大陸對台灣出口367.8億美元,年增4.8%;大陸自台灣進口1,321.8億美元,增長5.8%。